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我愛計較

 


那夜,關機前,我接到一訊息:

〈我覺得活著不快樂,不太想上班,我想要為自己勇敢一次結束生命,感謝您陪我,願神紀念您的愛心,感謝神。〉


要是從前我接到這種訊息,一定擔憂非常,我若不趕快做些動作,他若真的死去,我要負很大責任(因我事先接到通知),但是,蒙神保守,我一點也不害怕,反而篤定相信生命在神手中,神若不許,誰能怎樣呢?所以我回訊:

〈我禱去,神掌權!〉


我不勸他打消念頭,該懂的道理他都知道,已信主幾年了,所以,我安然睡去,只是想想,還是跟一位同靈去訊,也要他代禱。次日,又接到訊息:

〈我心情不好,我想要解脫,我會向神禱告,求主賜給我勇氣,讓我結束自己的生命,感謝主。〉


再次日,他來電要求與我讀經,在line中,我說:

你要結束生命,但沒勇氣,而禱告求主賜你勇氣,而我禱告主,叫你不能結束生命,你若真結束生命,你不但殺人,犯了第六誡,還殺的是神的兒子(你已是神的兒子了),罪加一等,你想想:神會聽你的禱告,還是我的禱告,誰的禱告,神比較會聽呢?


我自信滿滿,神會聽我的禱告,不聽他禱告,代禱後,那晚,我開始左耳痛(對方因耳疾痛苦,而不想活),我拉拉外耳,不以為意,次日,轉為劇痛,四秒一次狠狠抽痛,到了下午三點多,甚至到巨痛,不能忍受,我躺床上去,每次左邊劇烈抽痛時,我連左腳都痛到震動,我只好一面呼喊主啊!一面想像主耶穌被打,用帶鉤的鞭打在背上,皮綻血流,我的痛還沒到那種痛,我用這思想支撐自己,後來我竟能睡了幾十分鐘。


5點,我堅持起來,因6:30還要與大陸小靜姊妹讀經,我想請假,但想想在床上還是痛,不如起來。我一手抱著左邊的頭,抵抗它的抽痛,一手翻聖經講解加拉太書第3章,期間偶爾夾雜著哀哼聲──太痛了。半個鐘頭過了,我說還要繼續嗎?進入第4 章嗎?她說:阿姨!我們來禱告吧!我立刻說好,本來我說等她吃晚飯後,再幫我禱告。(因我體貼她下班後,就先讀經一小時才吃飯的)

沒想到,她說先暫停禱告去吧!我跪下禱告時,就知道救兵來了,因我知道她會很認真禱告。我祈求神派天使來相救,因我知道我是被惡者攻擊了,我禱完,起來看時間,15分鐘的禱告,我的疼痛立刻減輕大半,雖還偶爾抽痛,但輕鬆許多,她20分鐘後問我,如何呢?我說好多了,感謝主,她又主動聯絡董傳道代禱,那夜我沒事、安然睡到天亮。


次晨,禱告時,我向神承認自己的過錯,一因:自己沒有警醒禱告(穿上軍裝),就幫有惡者纏身的人禱告。二因:我不自量力。以為神必站在我這邊,沒想到我是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太過輕敵。


然而,我還是有點不爽,我跟陳鐶姊妹交通此事時,我說:為什麼我們還是會被惡者攻擊呢?雖然,神還是幫助了我們,成就了祂善事。她說:我們只是為主受了點苦,難道你要不作工,可是卻受癌症折磨嗎?只要知道是被惡者攻擊,就要找神,就對了,若找醫生去,也會好,但沒完沒了。我聽她這一說,噗哧一笑,我真是太愛計較了,得了便宜還賣乖。神給我的恩典無數,比眾人更多,我只是被打一下就不爽,可看出我實在太忘恩了。


保羅早就對腓立比人說過,『我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腓1:29)』,,又對羅馬人說過,『如果我們與耶穌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彼得說:『有火煉的試煉臨到,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彼前4:13)』,我當歡喜快樂才是,還計較,真是不該。


嘉義我的學生S姊妹來電說:信耶穌還真苦啊!我在教會中被看輕,還得學忍耐、饒恕對方,要是沒信的話,多輕鬆,我愛怎樣回嘴就怎樣回嘴。我說:你信主多年,神的恩典無數,就這一點功課要學,就覺得信主真難!看來你跟我一樣,愛計較,也易忘恩。哈哈!我們都笑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是喜歡計較的人,有時兒子還說,你就是不計較,才人善被人欺,然而,試煉一到,就照出其中隱情(詩139:23~24),神啊!求你鑒察我,看我裡面還有什麼惡行,務必引導我走永生的路。

謹記在此,勉勵自己與兒孫。

耶穌作事(約5:17)



 1: 主動關心

在畢士大池旁,有一個人病了38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2:白白賜與

這病人沒有求,耶穌就賜下恩典。


3.主的話帶有權柄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4: 不跟風必有事

耶穌當然知道猶太人的不可拿、不可摸的規矩,但他仍然叫這人如此行,他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耶穌躲開了。


5:愛心叮嚀

耶穌當然知道,這人會做什麼事(去告訴猶太人,是誰違規),仍然囑咐他,不要再犯罪。


6:逼迫來臨

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明知逼迫會來,照常作事。


因讀到這段,我想起今年一事:

起因是,我看到已滿10歲多的小孩,每天都要包尿布睡覺,出門在外住宿更是,我心真不忍,心真痛!想要插手幫忙,可是,對方父母也好像覺得習慣了,他們說,讓時間來解決吧!我只好跟神說,我沒辦法,看祢了,但我實在不忍那小孩。


不知過了幾日,那晨,我突然想到約翰福音第5章這段,聖靈提醒我,神要作事了。


我信心滿滿,要求那孩子與我睡,我知道神要作事了,我們沒有求,但祂知道我們困難,好像這畢士大的病人,耶穌主動來了,然而,當夜,孩子的母親很不捨,我不讓他喝水(其實我已給他喝一杯牛奶了),我禱告到流淚說,主啊!求你可憐這媽媽與孩子!祢要做的事就作吧!不要因父母的無知而受阻擋。


幾日後,父母雖用人為方法想要解決,仍是不得,但這孩子卻無形中被治癒了,從此離開尿布的日子,真是奇妙!主來醫治他,父母都是遵守主命令的人,主來愛他們,並向他們顯現。(約14:21)


向來我都以為,禱告要有信心,然而,我從畢士大這事,我看到主耶穌滿滿的愛,祂愛我們在我們仍是罪人時,其實神一直在作事,但願祂也藉我們作事。


一切榮耀歸神,今晨讀經又是約翰第5章,才想起此事,謹記在此,提醒自己與兒孫。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心聲之一



 Hallelujah

S: Good night


 Late at night, the sound of raindrops dripping outside the window echoes like an ancient, unchanging love song. "Dear, I miss you... Really, I miss you so much, so much. I miss your kindness, your diligence, your hard work, and your dedication to raising our children. Then I think of myself, living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unable to offer you much help or comfort. Alas! I owe you so much, and I don't know when I'll ever be able to repay you." 


A week into my Taipei experience, I'm still not used to the pace of life in Taipei. I miss the little things I had in Chiayi, but I can only dream about them. I pray, meditate, and ask myself, was coming to Taipei the right place? Is God pleased? When I'm feeling down, no one listens to my complaints. When I'm lonely, no one offers companionship. Now I understand a little bit what my father-in-law once said: the discomfort of being alone in an empty, deserted room. I long to return to Chiayi, to cry in your arms, to sleep in your arms, to live wha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happy and fulfilling" family life.


 Yet, I resisted. I had to tell myself: Unless the Lord gave me clear instructions, I would remain a sojourner for a while. Otherwise, I would rather endure loneliness and hardship than easily change my decision. I feared, I worried that if I returned, I would fall into an even greater clutch of evil, unable to extricate myself. friends, and confidants?" Every day in Chiayi, as you know, I can only pass the time and loneliness by composing poetry, playing the piano, and praying and reading the Bible regularly. I have little joy or satisfaction. Although my life is carefree, the burden on my heart is truly unbearable! 


Walking this path of truth is so difficult! We cannot indulge in sin like the pagans, and I am getting older and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waste time on trivial matters. I fear that if I don't rush out this time, I will deeply regret it. Perhaps the two reasons I left home are ridiculous (one is work, the other is television). But seriously consider my situation: a man without a stable job and with such high expectations of himself, I fear failing to live up to the "gift" from the Lord, afraid of becoming increasingly useless, or developing an evil face, and not having a good example for my three sons to follow. Regarding the television: I have prayed that if you buy another TV, it will be the time for the Lord to call me to leave home, because I told the Lord: I cannot resist that temptation.


I have a lifelong love for watching and studying, and I've become completely absorbed in sensual pleasures. (I met a dancer in Taipei. She once told me that the church urged her to give up dancing. Although she obeyed, it was painful, and she couldn't give it up completely. Later, she found a way to choreograph her own dances, using inspir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spread the gospel. Now she's living a good life and is truly content. She's a member of the Living Water Fellowship and currently teaches dance at the Arts Academy.) I'm saying this case to say: If I could go back, in addition to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watching TV with my family (which I think is a normal and happy life for modern people, as long as it doesn't go beyond the norm), I would still tend to use art (devotion to God, exploring God, just like music) to glorify God and please myself. Why not? This is one of the revelations I've had coming here, but can I make good use of it? (I have a TV in my current rental apartment, but I've already tampered with it, so it's just fine.)


 I prayed that way because, unable to find a true direction for my ministry, I'd fall back into my old problems. You've experienced this yourself, and I'm truly afraid. But honestly, if I didn't set my expectations too high and just enjoyed the audio and video experiences that I'm most interested in and can appreciate, what's the sin? But now, I've rented it myself, and I'll wait and see. Once I've cleared all the impurities, mistakes, and confusion, perhaps I'll truly understand what I should do (perhaps teaching? writing? piano lessons? business? preaching? or even being a tomboy!). I'll be the pillar of my family, perhaps spending the rest of my life doing nothing, fulfilling the curse of the "old" church: "Everything that leaves this church leads to death"... Only wait for the Lord's coming, who will bring to light the hidden things of darkness and reveal the counsels of the hearts (1 Corinthians 4:5). This is my reflection from today's Bible reading.


I really need to clarify my motives for coming to Taipei. Every day, seeing your wedding makeup photos, or watching your family sing on a trip to Xitou, I can't help but be deeply moved by your beautiful image. Nearly 20 years of married life have aged you considerably. You've experienced every bittersweet taste. being unemployed, yet refusing to settle for a menial job, while you work and earn money to support the family. (Of course, I love that you can do your current job, but selfishly, I think: We men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Please don't misunderstand me as jealous or resentful. I think: once you gradually understand my predicament and situation, you'll understand. What worries me most now is that I cannot help you educate your three children well. I also feel deeply guilty for not fulfilling my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I hope that in the future, we will have a grasp of our work and direction, and our steps or beliefs will turn around. Then I must rush home, hold you high and treat you as a queen, kiss you sweetly, kiss you wholeheartedly, I really love you.

 PS Phone calls are too expensive, so I'll write a letter instead.

Immanuel,

H

June 16, 1992, 1:22 AM

With the other party's consent, I feel the same way.


哈利路亞

S: 晚安。

 夜深了,窗外傳來雨水滴答滴答聲,宛如古老而又不變的戀曲,親愛的,我想你… 真的,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的好,你的善良,勤儉,你的辛勞,及教孩子,又回想自己,隻身客居在外,絲毫不能給你多少幫助和安慰。唉!我欠你的太多了,不知何時才能還清。


來北一週,仍不習慣臺北人的生活步調,懷念在家的點滴卻只能夢想… 禱告、靜思,捫心自問,我來北對嗎?神悅納嗎? 心情不佳時,無人來聽我苦情,寂寞時,無人可來陪伴,現在方稍了解丈人曾說過:一人待在空曠又無人的房中的難受滋味,真想回家,抱著你痛哭,睡在在你懷中,過一般所謂的「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可是,我卻忍情,我又不得不告訴自己:除非得主清楚的指示,否則暫時還是客居一段時間,否則:寧可孤單-寂寞,刻苦己身,也絕不輕易改變我的決定,我害怕,我擔心,我若回去必陷入更大的魔掌中,不能自拔;我怕我會更加失常。 我的苦楚不是外面的,而是內心深處的呼喊著:「主啊!,我的工廠何在?我的弟兄朋友知己在哪裡?每天在家,你也知道,我只能藉作詩、彈琴,定時禱告讀經,來排遣寂寥和時間,沒有多少喜樂和滿足感,雖然生活無慮,但內心重擔委實難卸啊!


 走這條真理的路,好苦啊!我們不能像外邦人有罪中之樂,而且自己年歲漸大,不能再浪費,時力於次要事情。我怕若此次不衝出來,我會很後悔,或許我離家的兩個原因是很可笑,(一是工作,二是電視。)但是認真為我的處境想一想:一個男人沒有固定工作,又自我期許那麼高,怕愧對從主而來的「恩賜」,怕越來越變成廢物,或邪惡的面龐的型態出現,而無好的榜樣給孩子看觀看。 為了電視問題:我曾禱告過,在你再買電視,則是主叫我離家的時候,因為我對主說過:我不能拒絕那種誘惑。


一生天生的愛看、愛研究,那些與聲色娛樂到忘我地步。(我來北遇見一個舞者,她曾說,教會勸她,棄舞,她雖順服卻好苦,總不能全捨,日後走出一條路,就是自己編舞,藉靈感或什麼的,來傳福音,現在她過得好,實在好滿足,她是活水團契的成員,現在藝專教舞) 我說這個個案是說:如果我有可能回去的話,除了娛樂或消遣,全家同賞電視之樂外,(我認為這是現代人的正常幸福生活,只要不逾矩),我還是會傾向於藉藝術(獻身,探索神,正如音樂一樣)使用在神方面能榮耀也悅己,何樂而不為呢?這是來此的啟蒙之一,但我能善加利用嗎?(我現在租屋有電視機,但已動過手腳,正好)。


 我所以禱告那樣:是因在無法找出真正可事奉的方向時,會再陷入從前的問題,這事妳也親自經歷過的,我真怕。 但是,說真的,若不是自己期許太高,享受享受一下,我最有興趣而又能感受的音響和影視,又有何罪過呢? 但如今,我自己租下來了,暫時還是待一陣子再說,等我把一切雜質、錯誤、迷惘等等沉澱,澄清後或許我真明白我該做什麼,(可能教書?寫作?教琴?做生意?傳道?或做「男人婆」!)。坐陣家中,中流砥柱,或許就此終老一生,無所事事,正驗了:「老」會所咒詛的「所做離開本會的死路一條」… 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林上4:5),這是今日的讀經心得。


我得真的澄清來北的動機為何? 每天一看見你那新娘妝照,再看到溪頭旅遊全家獻唱時,妳的倩影不禁感觸良深,近20年來的夫婦生活,已叫你蒼老許多,其中辛酸苦辣滋味叫你遍嚐,可真為難你了,苦待了你,我真該打,沒善盡保護顧惜之責。但我知道自己仍無法面對無工作,而又不肯屈就小職業,妳卻能工作賺錢,養家的局面和矛盾心理(我當然喜歡你能做現在的工作,但是我卻自私地想:有我們男人來負這種責任)請不要誤會我在嫉妒你,或者埋怨什麼。 我想:等妳漸明白我的為難,處境後,你會體諒我的。 我現最擔憂的是,無法幫助你好好教育孩子們,我也因未能盡教導之責而深深自責,盼望日後或是工作及方向,有了掌握,我們的腳步或信仰有了轉機,那時我必須飛奔回家,把你高高舉起當皇后看待,香香的吻妳,吻個痛快,我真的愛妳。

 p.s.電話費太貴了,以寫信代替。

以馬內利

H

 1992.06.16 凌晨1:22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以神為樂



 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以與神和好,也就藉著祂,以神為樂。(羅5:11)


C姊妹來訊說:「我信主這麼久,我覺得我還沒有平安喜樂,是因為我心中的愛不夠嗎?還是我還沒有得到聖靈的關係,我覺得得到聖靈的同靈,看起來很喜樂好羨慕喔! 」


C姊妹自信主一直以來,把追求說方言為她人生最重要目標,被教導認為不會說方言就是沒聖靈,沒聖靈等同神不會聽她禱告,所以,她的病仍未得治。她想:我若得聖靈(依tjc標準要會講方言),那我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了,因此,追求講方言成為她生命中不可說的重。只要一天她還不會說方言,她就不可能快樂,更嚴重的是,她也不可能當宗教教員。


我很想告訴她,不是這樣的!雖然從使徒行傳得知,得聖靈時會說方言,但講方言不是得聖靈唯一憑據。我們受洗了,我們因信基督耶穌了,都是神的兒子,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加3:26,羅8:16)這才是重點!拿到外國護照都很高興了,何況能成為神的兒子,怎能不歡呼一世呢?!


tjc裡的信徒會講方言的一大堆,放眼看過去,快樂的並不多,家家有本難念經,方言並不一定帶來喜樂,唯有【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的瑪利亞,她的喜樂說詞傳到世世代代。(路2:46)


我因耶和華大大喜樂,我的心靠神喜樂,因祂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配戴裝飾。(賽61:10)


我們有拯救衣,有因信稱義,有華冠、有裝飾,又是神的兒子,還有什麼可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呢?還有什麼可以叫我們不快樂呢?以神為樂是我們一生快樂的泉源!


謹記在此,提醒自己與兒孫。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生命與宗教 看法分享



健康網》截肢手術卻拒接受輸血 病人堅持:我是耶和華見證人


自體免疫血管炎病人已把免疫藥物加到極大值,各種輔助療法如高壓氧、PTA(經皮穿通血管成形術)都安排,皮膚科醫師盧俊瑋表示,幾乎把全院科別都照會過一輪後,仍然走到必須安排截肢手術的一天。

盧俊瑋在臉書分享,這位病人手術風險不小,輸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選項。但麻煩來了,在醫病討論手術的那一天,病人幽幽吐出:「我是耶和華見證人,不接受輸血。」她的女兒是護理人員,當場握住媽媽的手說:「媽媽,我知道妳的信仰,但如果真的出事,我會簽。我不能看妳死。」

一場救人手術 變成生命意義審判

醫療團隊、信仰、家人,三方都在為了愛,卻朝不同方向拉扯著。盧俊瑋說,「有時我覺得,這樣的場景比任何手術都更讓人心碎。」醫師相信自己握有救命的方法;信徒相信自己握有救贖的道路。於是,一場「救人」的手術,變成了關於生命意義的審判。

結束討論時,病人決定開刀,但仍拒絕輸血。女兒堅定地對醫師說:「如果有同意書,就交給我簽。」

盧俊瑋說,在與家屬開會時,病人甚至還請來教會中的「宗教醫療見證代理人」,因為病人有跟他們簽署過同意書,未來的醫療行為若牽扯到輸血的,就不能由家屬決定,而是要由教會見證人決定。於是,請醫院法務來了解後,最後發現,教會見證人簽署同意書並不具備真正法律效力。

因雙十連假之故,這台手術尚未進行,但三方拉鋸戰讓這個手術在未動刀前非常不平靜。盧俊瑋感嘆地說:「這世界從來沒有非黑即白。醫療與宗教,都是人類想對抗死亡的方式,只是有些人選擇治療,有些人選擇信仰」。

因為上篇新聞報導,王弟兄寫了下篇分享給我,經他同意,po在此,與眾共享。


 10月號的聖靈月刊第二十五頁有段文字,人類是唯一知道自己無法避免死亡而且害怕死亡的物種;這促使他們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矛盾的是,死亡才是讓生命有意義的終極因素。


來領會的傳道,說到教會有位傳道,得了膀胱癌,原來他想倚靠神的保守,專心一意靠神醫治,可是後來病程嚴重起來,尿液裡有血塊,可能也是極其痛苦,還是去就醫了,後來是治好了,得病的傳道說,他在生病中的體會,是羅馬書十二:3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這點我有點疑惑,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而不是說信心的有無,表示大信心,小信心,都是‘有信心’,不是‘沒信心’,既然有信心,為何會變成大小呢?這是邏輯上的悖論!

為何不引用彼得前書一:7-9

7 叫 你 們 的 信 心 既 被 試 驗 , 就 比 那 被 火 試 驗 仍 然 能 壞 的 金 子 更 顯 寶 貴 , 可 以 在 耶 穌 基 督 顯 現 的 時 候 得 著 稱 讚 、 榮 耀 、 尊 貴 。

8 你 們 雖 然 沒 有 見 過 他 , 卻 是 愛 他 ; 如 今 雖 不 得 看 見 , 卻 因 信 他 就 有 說 不 出 來 、 滿 有 榮 光 的 大 喜 樂 ;

9 並 且 得 著 你 們 信 心 的 果 效 , 就 是 靈 魂 的 救 恩 。

9節這裡說得更重要,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我們看過影片,蝴蝶要脱繭羽化時,是非常辛苦的,若人一時不忍心,用剪刀幫牠忙,僅僅剪一小段,這隻蝴蝶脱繭而出,但牠雙翼以後只是撲地而行的前足,不可能翩翩起舞,採蜜捻花俯看大千世界,就像我們常說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經過生死的考驗,哪有滿有榮光的大喜悅,哪有從蛹羽化成蝶的重生?


有人可能認為這種觀念是反智的想法!!!我覺得人類追求科學進步與未知的好奇心,是神給我們的自由意志,也是神要給我們生活生命的趣味,但人類在神面前更要懂得謙卑!原先科學家以為染色體端粒縮短是我們壽命的原因,哪知後來才知道是神放個時鐘給你看的,它本身是中性的,完全無關生死,但人類卻花了大力氣去做不要讓時鐘走動或讓時鐘倒著走的蠢事。


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理特徵,由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異常堆積在腦細胞之間形成。低密度膽固醇LDL-C又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主因之一。這些人類研究了數十年,花費數百億美金,後來發現全錯了,把神創造人精密的自癒保護能力,倒果為因,保護我們的澱粉斑塊,LDL-C,當成是壞東西,要除之而後快!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曾委託聖地牙哥醫學院評估,這十年來,人類研究發展出來治療癌症的方法,平均給全人類延長了多長的壽命?答案是不到10天,還不如推病人去曬曬太陽!即使人類文明的進步,營養飲食,環境衛生,醫藥保健的進步,現在人類最長壽的也只有120幾歲!而舊約人物瑪土撒拉:: 969歲

挪亞:: 950歲

亞當:: 930歲

塞特:: 912歲

以挪士:: 905歲

雅列:: 962歲

以諾:: 365歲,在當時是與神同行的方式被直接帶到天堂,未經歷死亡 ,我們最熟悉的雅各也活了147歲,這些是聖經胡說嗎?不信的人當然說是鬼扯蛋!但信神的我們,可曾想過他們為何活那麼久?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祂愛到底 ! 我信到底?!









剛剛收到前日受洗的姊妹傳來訊息:


神要藉著阿姨,加添我的信心與力量,也解開我對信徒在疾病上疑問的結。多麼美妙的安排!真是又真又活的滿足!

主說: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我們到底」,那我們「信到底 」又有何難? 


起因是昨日我傳了


這影片給他人要他們禱告不灰心,沒想到誤傳給她,我還擔心她不能接受,沒想到今天早上就接到上面的回覆。我回她說:

 讚!!!真是金句!!!

你像彼得,說必跟隨到底!

求神保守為要!!!


真是初生之犢不怕虎,她想信主到底有何難 ?因為主愛我們到底,我們豈能不信祂到底呢 ?她想這麼簡單的邏輯,平等的對待,為何人作不到呢?也許因我經歷過在風暴中的失敗,我深深了解自己的軟弱,我確實知道跟主不易,總是戰戰兢兢,沒想到初信的她,一語驚醒一向很沒把握的我,真是感謝主啊!


在伊甸園中的夏娃與亞當,因蛇的引誘而信不過神的話。

在亞那的院子裡,彼得因見耶穌被鞭打而害怕以致三次否認主。


然而


以諾的與神同行三百年。

保羅與12使徒因著信殉道。

與及數千年來,記載在希伯來書裡,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都因著信得了美好的證據。


正如大衛說的:

神啊!人算什麼,祢竟認識他,世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詩144)


但願所有祢愛到底的人,都能信祢到底,依靠祢到底,一切榮耀歸祢直到永遠。(羅11:36)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愛裡沒有懼怕

 





哥林多前書十五:14若基督没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我們來信耶穌,是因為我們相信主耶穌死而復活,我們有永生的盼望,可是人有了永生,要做什麼?聖經沒有明示,只能個人想像,依我自己的想法,讓我活五百年,可能會活得不耐煩吧!所以人類追求永生的行為,大部份是害怕死亡,基督徒追求的永生,應該是不一樣?


可是信了耶穌,因信稱義,認罪悔改受洗,又有了亞伯拉罕,喇合行為的義,為何戰競一生,在人生暮年,擔心害怕無法進天國呢?


我的想法是先後順序錯了,新約中,耶穌給我們兩條誡命,第二條是愛人如己,這是如何難以做到的事!人性只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是有等級順序與分別的,怎可能愛人如己?唯一的辦法是讓耶穌把我們從人性轉成神性,變成好的撒瑪利亞人,在祂的教導中,如何以祂為榜樣,學習祂的作為,變成跟祂一樣的神性,才可能做到愛人如己!


可是在這漸進內化的教導學習中,我們慢慢的進步,會慢慢體驗生命漸趨美好完全,會活出喜樂與平安!如果有天,我們真能活出這樣高尚卓越的生命,我們就如與神同在了!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這時候,永生是水到渠成的事,甚至‘永生’也不再是你關心的事,你擁有的是喜悦,豐盛,平安,以至善至美去看待你所碰到的人,事與物。


雅各書二:12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神性就是愛,就是憐憫,神不是獨裁者,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祂在審判時,會要我們自省,你原諒了別人?你愛人如同我愛你嗎?而不是舊約的律令,一條一條問你做到了嗎?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勤讀聖經,並內化在我們生命裡,隨時思索神的教導,緊緊抓住神的衣襟,如能如此,何懼之有?約翰一書四:18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所以,我們在主的愛裡,進入天國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註:這篇是我們的王弟兄,也是52年前,我剛畢業任教的學生,後來分開40 年,神答應我的禱告,讓我們再遇。前些日子,我要他研究此句「愛裡沒有懼怕」,今早得到他繳交的作業,靈裡很是喜悅,po在此,共享神語,榮耀歸神,平安歸人。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面對考驗(民14:1~11)

 







今日與櫻讀到民數記14章1~11節,這是我喜歡的聖經章篇之一,今日重讀想到許多,謹記在此,提醒自己。


1:以色列民在加低斯進入迦南地之前,聽到十個探子報惡信,那夜,百姓都哭號喧嚷,並想出對策,要另立首領,走回頭路,去埃及。


例子:

昨日,金姊來電,因她帶領信主的姊妹跟她說:「我不要信了,因為信主太多束縛,我的牌友說,不能打麻將,不如不要信,人生太無趣了。」金姊說:「我花了多年功夫引導她來受洗了,如今,我勸她來參加靈恩會,不要打麻將,她就整個翻盤,叫我很傷心!」


2:約書亞與迦勒的鼓勵和信心的喊話,百姓卻無動於衷,甚至拿石頭要打死他倆。講不同的話,尤其講神的話的人就要有心裡準備,不怕被殺被害。


例子:

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祂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與他辯論敵擋不住,就收買人,用石頭打死他,叫他閉口,然而神的道,反而往各處傳去。(如查理柯克)


3:神說:「這百姓藐視我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


例子:

神在我家行了很多奇事,我想我會終生侍奉祂,也跟多人見證過,然而,當我陷入風暴中時,我卻想不如歸去(要不是三個幼兒),那時所想的盡都是,信耶穌、守神命的,都沒用,我把先生貼在門口的〈耶穌是主〉憤而撕下,把他的聖經丟到垃圾桶,我生氣都是這本聖經惹的禍。


還好神憐憫我,不計較我沒通過考驗,祂藉著外教會牧師告訴我,每一個受洗過的人,都是耶穌寶血贖回的孩子,我理當珍惜,不要輕易定罪他人。


以色列百姓面對考驗,因為害怕死於刀劍而背叛,我也因不堪暴力而對神生氣,要求祂出來辯論,我與以色列百姓相去不遠。


所以,我每次看到這段就提醒自己,也是我父親在世時,一再提醒我們的一句話:「不可藐視神!」換句話說,當神在你身上有那麼多恩典之後,面對考驗時,若失去信心,轉而依靠其他,就是不信,就是藐視!


人尚且不可彼此藐視,何況偉大的神,有恩於我們的神。若是不信,就是藐視祂,不可不慎,但願我們像迦勒一樣【有另一個心志】專一跟從主。


因為祂背十架,我們也要背。願神憐憫保守我們,因著信通過考驗。(雅1:3,彼前1:6~7)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為什麼要彼此相愛?(愛裡沒有懼怕)






一直以來,為約翰一書4章7~18不能融會貫通,尤其是「愛裡沒有懼怕 」的解釋而困擾,如今試著寫下,提醒自己也與兒孫分享。


為什麼要彼此相愛呢?


1. 有愛心的,是神的兒女,也認識神。(7)


2.沒有愛心的,不認識神,因為神是愛。(8)


3. 神差祂的獨子到世上來,神用這方法顯示祂愛我們。(9)


4.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為我們犧牲,贖了我們的罪。(10)


5.我們若能彼此相愛,神就在我們生命裡,祂的愛就能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16)


6.愛既藉著我們能完全實現,我們在審判的日子就能坦然無懼。(17a)


7.我們確實能無懼,乃因我們在世上有跟基督一樣的生命。(17b)


8.所以有了愛就沒有恐懼(指審判),完全的愛能驅除一切的恐懼,有恐懼的就沒有完全的愛。(恐懼與懲罰相連)(18)


9.不憐憫人(無愛)的,也要受無憐憫(無愛)的審判。(雅2:13a)


10.憐憫(有愛)原是向審判誇勝。(向審判誇勝的免死牌原是──神愛世人,人效法耶穌,人能有愛就不怕審判。)(雅2:13b)


註:


1:查理柯克的遺孀艾莉卡表示,她選擇原諒涉嫌行凶的羅賓森(Tyler Robinson),並引用聖經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話語,「天父啊,請原諒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她強調,丈夫一生的使命是幫助年輕人脫離怨恨與憤怒,而兇手正是他希望拯救的對象。她表示,「仇恨的答案不是仇恨。」這番話讓數萬名觀眾起立致敬。


2:附上愛莉卡在追思會的完整演講內容如下:

--

感謝上帝,也感謝各位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一同紀念並讚頌我的查理。就在離這裡幾英里的地方,兩年前的 2023 年美國盛會(America Fest)上,查理在我們 TP USA Faith 的活動中登台演講。查理最喜歡即興發言,他很擅長,不需要講稿。所以當天我完全不知道他會講什麼。而他選擇談的主題是「順服神的旨意」。他引用了最喜愛的經文之一:以賽亞書 6:8 -「我在這裡,主啊,請差遣我。」


演講結束後,我在後台遇見了他,並對他說了一句,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話:「查理,親愛的,下次你說出那樣的話之前,請先跟我討論一下。因為當你說出那句經文,『我在這裡,主啊,使用我』,那其中的力量非常大 - 神真的會應允。」而神確實應允了,對查理而言就是如此。


十一天前,神接受了我丈夫的完全獻上,並將他召回身邊。查理最渴望的,不是做自己的旨意,而是遵行神的旨意。而在這十一天的痛苦中,我從未有過如今這般的安慰。主禱文裡那句「願祢的旨意成就」,如今成為我最大的倚靠。當我丈夫被奪去性命的那一天,神的愛卻向我顯明。


9 月 10 日下午,我來到猶他州的一家醫院,去做一件我無法想像的事:直視我丈夫被殺害的身軀。我看見那結束他生命的傷口,感受到震驚、恐懼,以及前所未有的心碎。但同時,我也看見了我所愛的男人。看見他頭上那根我從未告訴過他的白髮——現在他知道了,對不起,親愛的。更重要的是,我看見他唇邊那抹若隱若現的微笑。那告訴了我一件事:這是神在悲劇中的憐憫。它向我顯示,查理沒有受苦。醫生告訴我,一切發生得太快,即使在手術室裡中槍也無法挽回。他沒有經歷痛苦、沒有恐懼,也沒有掙扎。那一刻,他仍在做自己熱愛的事 - 在校園裡辯論、為福音而戰。下一刻,他就眨了眼,看見救主在樂園裡,並明白了天上的奧祕。


之後的日子裡,神的愛繼續顯現。隔天,在空軍二號的停機坪上,我遇見了 Usha Vance。我告訴她,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熬過去。她告訴我一個比喻:當你帶著孩子搭飛機,最後 15 分鐘一片混亂,孩子不聽話、玩具亂飛、人人崩潰,你只想著「趕快降落吧」。而那 15 分鐘,你最終還是會度過。她說:「你會熬過這 15 分鐘,再熬過接下來的 15 分鐘。」Usha,妳當時可能沒想到,這正是我最需要聽見的話。


而在查理遇害之後,我們沒有看見暴力、暴動或革命,而是看見了查理一生為之禱告的事:復興。過去一週裡,有人十年來第一次打開聖經,有人自童年後第一次禱告,有人第一次踏入教會。


查理喜歡寫日記,他會記錄那些觸動他的時刻。他曾寫過:「每一次選擇,都會在靈魂上留下印記。」對那些剛踏出信仰第一步的人,我要說謝謝,歡迎你。願有一天你會明白,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已經是基督徒的你們,要肩負起牧養他們的責任,不可輕忽。


每天,查理開車去辦公室時,會翻看聯絡人,隨機發送當日的聖經經文給朋友。他知道信仰是習慣,越活出來,就越成長。但請記得:種子剛種下時,仇敵最會引誘你。你必須一次又一次選擇向基督標記你的靈魂:再次禱告、再次讀經、每個主日去教會,並掙脫世界的誘惑。跟隨基督從來不容易,也不該容易。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隨我,就當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祂說祂要受逼迫,我們也要受逼迫。查理知道,並喜樂地背起他的十字架直到最後。雖然他過早離世,但他已準備好,沒有遺憾。


查理一生最大的使命,是要復興美國的家庭。他在面對年輕人時,總是迫切地告訴他們神對婚姻的心意,並見證這如何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有人曾問我,我們夫妻如何在查理忙碌奔波中保持婚姻堅固?祕訣是:情書。每個週六,他一定會寫一封給我,沒有一次缺席。他總是分享那週的亮點,表達對我和孩子的感謝,最後必定寫下最美的問題:「請告訴我,如何能更好地服侍妳,成為一個更好的丈夫?」


查理深刻理解聖經對丈夫的呼召:帶領是為了服事。


所以我呼籲世上的男人,接受查理的挑戰,成為真正的男子漢:要剛強勇敢地愛護家庭,愛你的妻子並帶領她,愛你的孩子並保護他們。你要成為屬靈的頭,但也要成為值得妻子跟隨的領袖。她不是你的僕人、員工或奴隸,她是你的幫助者。你們不是對手,而是二人成為一體,共同為神的榮耀而活。


我也是查理最信任的夥伴、他的顧問與最好的朋友。我傾注全心全意地愛他,而他的愛也推動我成為更好的妻子。我們之間沒有計較,只是並肩作戰,完成神的使命。


而我也要對所有女人說:要成為有德行的婦人。我們的力量在於神設計給我們的角色 - 守護者、鼓勵者、保存者。若你是母親,請認清這是你最重要的事奉。因查理經常出差,我總努力讓家成為他最神聖的避風港,不責怪他晚歸、不在身邊,只要他回家,家就在這裡等著他。


我們的婚姻是我一生中最美的事,我知道對查理而言也是如此。他渴望人人都能經歷同樣的喜樂。而神對婚姻的設計,正是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


查理最大的負擔,是那些尚未結婚的年輕人,特別是西方社會中「迷失的男孩」- 沒有方向、沒有信仰、沒有盼望,虛耗生命在分心與仇恨上的年輕人。他渴望拯救他們,甚至包括那個奪走他生命的年輕人。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因此,我選擇饒恕。不是因為輕易,而是因為這正是基督所做的,也是查理會做的。對仇恨的答案,永遠只有愛。


這世界需要 Turning Point USA,需要有群人引導青年離開罪惡與絕望的道路,走向真理與美善。因此,今天我鄭重承諾:我們的工作只會更加擴展。


我無比榮幸成為 Turning Point USA 的新任執行長。我與查理在使命上合一,他的熱情就是我的熱情,如今他的使命就是我的使命。未來我們要將這個異象擴展十倍。分會會增長,USA Faith 將擴展數以千計的牧者與會眾,大學校園的活動與辯論將繼續進行。


憲法第一修正案是最人性的修正案,因為我們天生是會說話、會信仰的存在。任何刺客都不能阻止我們捍衛這權利。因為當對話被中止,暴力就會出現。


此刻,當我看著掛在體育館裡的查理照片,我想起 13 年前的他 - 那時他才 18 歲,剛離開高中,身上沒有一塊錢,手機裡沒有任何人脈,卻在共和黨全國大會的走廊裡奔走。當時很多人說他一無所知,但他知道。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改變世界。而他真的做到了。


查理的一生,是這國家的轉折點,是一個奇蹟。願他的生命奇蹟,也成為你生命的轉折點。選擇禱告,選擇勇氣,選擇美善,選擇家庭,選擇信仰,最重要的,選擇基督。


我愛你,查理。親愛的,我會讓你驕傲。


願神祝福你們,願神祝福美國。


3.她又說:我原諒兇手,是因將來審判時,我不想讓兇手的罪記在我帳上。何等智慧!神的智慧在她身上顯明。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選擇那上好的福分(下)






 寫完上篇,好像重頭戲還在後,應該來個補篇。


耶穌不認可馬大的請求,雖然表面上看來,馬大的請求一點也不過分,但是耶穌的回答卻是出乎馬大的意料,不但點出姐姐馬大的盲點,而且還讚美妹妹馬利亞的選擇。


耶穌說的〈上好的福分〉是指著什麼呢?在這裡當然指的是聽耶穌的道,馬利亞是在耶穌腳前坐著,我們可以想像一幅圖畫,不是彼此站著隨意交談,像我們與人交流一樣,馬利亞是在耶穌腳前坐著,應該是搬來一張小椅凳,專心傾聽,抓住機會,以致【不見其他,只見耶穌】。


這種【不見其他,只見耶穌】的態度,是何等令人感動!


神要我們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祂,我常不知道這是何種境界?原來就是,【不見其他,只見耶穌】,有如抹大拉的瑪利亞,在空墳墓裡,一直問:「祂在哪裡?」雖然兩位天使就在旁邊,還問她說:「婦人!妳為什麼哭?」當時,她的心中【只有耶穌,沒有其他】。以致於連耶穌都感動了,使得抹大拉的馬利亞成為耶穌復活後,第一位見證人。


妹妹馬利亞後來獻上極貴的哪噠香膏,更是一件【只見耶穌,不見其他】的極致表現,在她眼中沒有金錢的考量,也沒有別人可能會批評的考慮,有的只是,《我的主,祂配得!》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勇敢堅持做對的事,知道主耶穌將要受死,將要安葬,所以,把香膏預先澆在祂身上。

一個人要能選擇那上好福分,首先,要具備神的話語在心中,再接著是有勇氣去執行,而能有勇氣去行,則是要達到【只見耶穌,不見其他】的境界,那麼離盡心、盡力愛主你的神,應該不遠了!


謹記在此,勉勵自己與兒孫,並紀念查理柯克的名言我希望因為我信仰的勇氣而被記住。


請吩咐他來幫助我(上)







 當我讀到馬大對主耶穌說:

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他來幫助我。

主耶穌回答說: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worried and upset)。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


馬大誠心誠意接耶穌到他家,並不是只接待一人,還有他的門徒們,縱使馬大能力超強,也實在需要有人幫忙料理,馬大正急於把事情做好時,轉頭看到自己妹子竟閒閒無事坐於主前聽講,心想:這妹子真不懂,〈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於是,才有那句:

『請吩咐他來幫助我。』


這段經文,令我想起往事,當年我高中時,因為家裡當聚會所,我與大妹在放學之後的工作,就是打掃會堂,不但要掃地、搬桌椅、每張長椅都要先用雞毛撢子拂過一次,接著挑桶水,每張擦過,每次完成都剛好要吃晚飯了,緊接著聚會要開始了。


我這急驚風的性情,總是急於完成它,偏偏遇上慢條斯理的大妹,她總是姍姍來遲,幾次之後,我對媽媽說:

為什麼她都要慢一點才做,我都做一半了。


媽媽的回覆是:你怎麼那麼愛計較!

沒有得到贊助,還被訓一頓,以致記憶到今,回想過去,媽媽從不挑妹妹的錯,其實是有她的難言之隱,又加上妹妹做起家事比我精明幹練,所以,我的抗議不被接受。

今晨讀經,我突然對馬大有深深地感同身受,馬大啊!馬大!我們是同類人,是長女,是那種伺候的事多,心裡就忙亂。主耶穌點出了我們的盲點──思慮煩擾。


主耶穌說: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選擇那上好的福分。


後來證實了,馬利亞做了一件眾人紀念的美事。


謹記在此,提醒自己與兒孫,伺候的事多時,不心急,不忙亂,不指責人,更要記得要追求那不可少的,上好福分。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父親交代的話






這幾天得空整理書櫃,從小鐵箱發現了這紙條,寫于2010  05 20   世紀的秘密──深奧的事


依稀記得那是一日午後,一如往常,我靜坐在他面前,他說了些事,其實,那時他已不太能說清楚話,因中風而躺臥在床一年十個月了(那年他90歲)。我想他好似有重要事要說,就隨手撕張紙,紀錄他所言。


茲打字在此,

【 罪的工價是死  用代罪羔羊  但代罪羔羊不公義  違(背)律法  (不能有罪變無罪)  


奉主名來的(非差遣而已)  乃是用天父的名來的  不用己名


罪要解決要用代罪羔羊,他為何能成為代罪羔羊 ?  什麼資格?


他使用父的名即代表父本身  可成為代罪羔羊的資格


父是設立律法的  所以他可以替我們死


有一(位)代表父  代我們死


即不用自己名  用父名來的  這乃世紀秘密


因為沒人知(道)父的名,當它出現時也沒人知


所以要先知(道)什麼是父的名  代表父的名即代表父來死


奉此名行事  (如奉主名趕撒旦  聚會行事)  有權柄      】


備註:父親未生病前,常談此段,還甚至因此被人怒斥,趕出去,我還記得,他當時並不生氣(他一向修養好)。如今想來,心中難過非常,他那時也已80好幾了,竟被如此對待,有如,近日發生的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被暗殺,只因嫌犯《不喜聽,就用暴力叫對方閉口。》對不同的說法,正確的態度理當如何呢,柯克之死,讓我看見他的偉大。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至高者的兒子

 


同靈來訊,「我被氣炸了,怎麼有這種信徒,我真不想理他了」「可是有人勸我,將來說不定,天國還要比鄰而坐,不如現在和好吧!」


又一初信者說,「我知道要饒恕人,神才饒恕我,可是,這實在好難啊!」「為什麼,對方都不必改正他的行為,而我信耶穌,就要改這麼多?」


前日正在想,什麼是耶穌告訴我們──這聽道的人──該做的事呢?我知道最大誡命就是,盡心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愛人如己。不愛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4:20),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但好像,大家都知道,命令是這樣,就是沒有足夠的動力。

然而,如今若有頒布法令,你們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只要你的身分符合如下:


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路6:27~37)


耶穌說: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就必作至高者的兒子。有了主耶穌這句應許的話,就是最大動力,成為總統之子多少人羨慕!何況能成為至高者之子。


是誰的兒子,就要像誰。父是慈悲的,兒子也要慈悲。阿哈!能成為至高者的兒子是多麼令人雀躍!沒有人出生能選擇父母,都是身不由己,如今,我們卻可以自己選擇要成為神的兒子或不要?要像神或不像神?像神的就聽神的話。


神是愛!我們應當彼此相愛。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原來祂在做事,祂安排(約5:17)






今天跟一初信者閒聊時,
他說:說實在的,我不騙你,我都跟你說實話,別人我就不說實話了。
我說:人在做,天在看,我們都要敬畏神。


耶穌出生後,在野地裡,有天使來告知牧羊人這大信息,在聖殿裡,有西面與亞拿對約瑟和瑪麗亞預言耶穌未來,在皇宮裡,更有東方來的幾個博士告訴希律王與耶路撒冷合城的人,有一王誕生。原來,神一直在做事,神都在安排。

在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問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哪裡給你預備?耶穌就打發彼得、約翰說:
1.你們進了城,必有一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
2.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房子裡去,對那家主人說,客房在哪裡?
3.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裡預備。

表面上是,門徒關心逾越節晚餐在那裡吃呢?又表面上是,門徒去預備逾越節的筵席,然而,實質上,神早預備好了,時間上的巧合,見面的地點,比現代用手機連絡見面更精準,『跟著走就是!』好像耶穌與主人打電話聯絡過,房間早就擺設整齊等著。門徒只是聽吩咐去行,背後做事的是神自己。


耶穌叫彼得出去釣魚,為付彼得與耶穌的丁稅,神安排一條口裡含著一塊錢的魚來上鉤,時間、地點安排精準,一分不差,叫人咋舌)(太17:24~27)。原來萬物萬事都聽令於祂,祂安排妥當,彼得只是聽吩咐去行。

從上面兩則故事,我更加體會,原來,祂在做事,祂在安排,我們只要聽祂的話去行,在世生活,盡心盡力愛神並愛人如己,這是我們的責任,至於結局如何,其實,祂都有預備,不用我們操心,信服祂!感謝祂就是!這樣我輕鬆多了!

謹記在此,感謝神,讓我更認識祂(弗1:17),祂是做事的神,我只要聽話去行就是,因為萬有都本於祂,依靠祂,歸於祂,願一切榮耀歸給祂(羅11:36)。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信是得著的 就必得著






 今天早上讀經:可11:20~25


想起前天S來的訊息,我未回覆,剛好趁此機會,寫下可以算是回覆,也是提醒自己。


S說:

我耳鳴鼻塞睡不好,加上吃治療耳鳴偏方,這幾天睡不好,吃了安眠藥才睡得比較好,所以這幾天掉滿多頭髮,沒有什麼胃口還脹氣,我覺得我需要去照胃腸鏡,比較安心。


次日提到:

我同事對我很不好,愛計較、又冤枉我,故意找我的碴,所以,我很不喜歡他。我知道,天父說饒恕別人的過犯,祂會饒恕我的過犯。我覺得說得很簡單,要做真的很難。我要求神賜我饒恕別人的心。


再次日提到:

我向神禱告求神憐憫醫治我,為什麼神不醫治我呢?我覺得禱告到蠻灰心,越來越沒信心。


S的困擾,也是你我的不解,為何禱告這麼久,卻不得憐憫醫治,信心都快沒有了。還繼續禱告嗎?再加上他還未說方言,以為悟性禱告較沒力,殊不知,多少方言禱告的人也一樣乏力。


當門徒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呢?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耶穌回答說:


你們當信服神(Have  faith  in  God )


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Whatever you ask for in prayer, believe that you have received it, and it  will be yours.)


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英文更清楚,『信』這字用現在式,『得』這字用現在完成式,也就是:你禱告時,相信你已得著了,你就必得著。


主耶穌接著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神給我們的應許何等大!人往往等不及,人會想出很多方法幫神解決,雖然禱告了,但不能相信已得著(因看不見啊!),於是轉而求他人或其他方法。怪不得耶穌說:你們當信服神!我們都是往往信服片刻,不能持久,如果想到這節主耶穌的話,知道必得著,我們持續禱告感謝祂的答應,我想要失去信心也不會那麼容易!因為你都感謝知道,祂必幫忙,你還會轉身就去求他人嗎?我們的不信(轉身求他人,用自己的方法),往往造成我們從神得不到的結果,可是得不到時,又怪神怎不聽呢?


有時想想:怪不得神對以色列民生氣,因為他們常常心裡迷糊,不曉得神的作為,然而,希伯來書11章裡,仍有一群人因著信,雖未得到,卻得到美好的證據,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我是屬於哪種人呢?。


神不聽罪人的禱告,我們都知道,而且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我們天天所犯的隱而未現的罪都要神饒恕,我們能不饒恕那得罪我們的嗎?這是要蒙神垂聽禱告的一秘訣。


簡單寫到此,但願提醒自己與兒孫,並算是給S的回覆。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抓住機會 對的事就勇敢去做







 今天早上,與櫻看約翰福音19章,讀到最後一段,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做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


亞利馬太人約瑟,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做門徒。為什麼在這危險艱難的時刻,連耶穌的親近門徒都不敢現身,他卻出來求耶穌的身體,他不怕被抓,被控告是耶穌一黨的嗎?在那風聲鶴唳的當兒,誰承認誰就有事,以致,連最勇敢的彼得都否認認識主。


可是,當時的約瑟不再考慮自己的得失,他只想到耶穌要埋葬在哪裡呢?他有什麼可以給主的呢?


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想到的是什麼?顧慮的是什麼?想到主,我們能無所顧忌,想到自己,我們會怕三怕四,然而,機會是稍縱即逝。我讚嘆約瑟能抓住機會,對的事就勇敢去做。


如何知道是對的事呢?

1: 是為主作的,不是為自己。

2:是自己要犧牲的,不是自己可得到什麼的。

3:是聖靈的感動引領,不是一時衝動,是早就交託禱告,知道是時候到了。


感謝神!2008年我抓住機會,放棄當時優渥職業,其實,早在2007年,我就交託禱告,我知道我不能只是為自己,為家人活而已,我要為主活,然而,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如何行。結果,神垂聽禱告,神引領,我抓住機會,立刻換跑道,如今回首,真是做對了!


約瑟為自己鑿的墳墓,卻成為主復活的所在,主的報答真是榮耀!約瑟抓住當時的機會,不怕自己的名譽遭誤解,勇敢挺身去做對的事,讓我們也能把握神給我們的機會,趁著現在身體健康為主活,不要憂慮太多,若是考慮太多,常常一事無成,如那害怕的僕人,把銀子埋在地裡。


讓我們把一生交託神,藉著時時的禱告,時候一到,就抓住機會,為主而活,對的事就勇敢去做。現在我76,想要再出去做,身體不允許,感謝神!祂垂聽禱告,我抓住機會,做了對的事!我得到更多!有如約瑟,每每想到,他的墳墓主在那裏躺過,主在那裏復活,不知有多喜悅!就是在夢中都會微笑吧!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各人不同(馬可福音8:22~26)

 昨日,與兒照慣例走在東海校園往東海別墅去,來回100分鐘的路程,並不沉寂,多的是討論觀點,分享看法。其中談到我對就醫的看法與什麼叫真信心,兒子要我給他一個聖經準則依據,以便可以遵循教導他人。我說:各人不同,我的你不一定適用,然而,我知道我該走何路,40年前,我就求神指引過了,祂也指示了。(未選擇的路)



今早醒來還躺在床上,我就跟主說,我知道祢會適時告訴我,因祢知道我在想什麼,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了,我要先感謝祢,因為,祢永遠是我最好的拉波尼(約20:16)──老師。


因為遵循No BIBLE  No breakfast,打開聖經,今晨讀經,剛好馬可福音八章22~26,我好像被打開眼睛一樣,我讀到了,我昨日一時無法找到的聖經依據,真是各人不同,神對每個人的引導與要求有異。


經上記著,多位瞎子被主耶穌治癒,方法各不同,其中這瞎子更是奇特。

1: 耶穌拉著他的手,領他到村外。(要走一段路)

2: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很有感覺)

3:問他:你看見什麼了。(看見了,但不清楚)

4: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就看得清清楚楚。

5:耶穌說:回家去,連這村子,〔伯賽大──不信之城(太11:21)〕你也不要進去。


這瞎子是被some people人帶來求耶穌,不是自己本身就對耶穌有信心而大聲喊叫,不像巴底買不屈不撓的精神,因此,主用了特殊方法,讓他感受主耶穌對他的耐心與動作,讓他的信心可以漸進式的方式成長。


神對個人的信心要求不同,

祂對亞伯拉罕的要求是獻上獨子,堪稱信心之父;

祂對摩西的要求是,在米利巴水,因你不信我,因此不得領百姓進迦南地(民20:12);

祂對亞撒王的仰賴他人,說:你這事行得愚昧,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

祂對以色列百姓的觀看祂作為40年,仍心裡常常迷糊而大怒,不讓祂們進入祂的安息。


【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主耶穌說的。


我觀看神的作為多年,神在我家所行的奇事特多,我知道虧欠,無法報答,但求神的恩典,讓我們家人能脫離罪孽,明白真理(但9:13),可以得神說:你是我忠心又善良的僕人。謹以此與兒孫共勉。

註:未選擇的路(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