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弟又回來看爸了

弟又回來看爸了,我過去聊了一下,弟提起帶老爸到外面走走。難得爸也同意地說:他今天精神還可以,就這樣立刻決定出門了。到哪裡呢? 我力薦奮起湖,這地方我常去,可當導遊了。

過了天長地久,我才驚覺糟糕了!這是阿里山公路,我怎麼可能上山呢?前幾次去奮起湖,都是騎摩托車,還好。坐車還是第一回,我是一個很會暈車的人,怎辦呢?只好又使出我的獨門祕招。

這招是我在三年前,於蘇花公路與南迴公路上用過,雖然有點累,卻很管用。還記得那天,在迂迴的公路上,由會暈車的次子開車,如果叫他下車換我開,暈車的人就是他,我只好靜陪側坐。我一直禱告,求神不要讓我暈車時,感謝神,祂讓我想到:既然開車的人不會暈車,為什麼我不也試試看,好像我也在開車一樣。我舉起雙手,想像我也在開車,該向左轉時,我就把手揮向左邊,該使力就使力,全神貫注有如我在開車,結果所有山路就讓我平安渡過。要是從前,我寧可下來用走的,也不願意待在車上一刻。用想像加揮動的手,我很順利地到了目的地。

假日時,奮起湖的老街加上摩肩接踵的人群是一種回味,高聳的柳杉加上舒適的木棧道是一種仙境,看到阿里山小火車經過身旁是一種興奮,當草仔粿、芋頭圓、火車餅及奮起湖便當填飽你的腹慾時,又是另一種說不出的滿足。還有太多太多的情境,我想我仍未體會,因為每次去都是來去匆匆幾小時而已,但願下次去能住個一晚,想必另有一番風味。

一行四人就坐在木棧道上天南地北地聊起來,已不記得細節,但有一話題卻叫我印象深刻,談到非洲的救助問題。有的認為非洲人不必救助,重要的是給他們真理,不是物質;有人認為就是給他們騙了,也是不多,萬一有真的需要的人,卻塞住憐憫的心,怎對主交代呢?又有人認為濫用憐憫,可能適得其反,剝奪了神安排讓他們受苦的旨意。

我們各人把從傳道聽來的,在那而反芻、思考、激盪,我覺得這真是好議題,雖然沒有結論卻激起我再思的空間。一路上我想有正確的觀點,可是我又想不出何為正確,我想:交託神吧!祂會指引我!

隔日為了帶三位慕道者去聚會,騎了近四十分鐘的摩托車到一鄉間聚會。出發前我求神,讓我們平安去平安回,更重要的是,我們四人都能從神得到話語。聚會時講道者偶然翻到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我突然靈光一現,這不正是神要給我的話語嗎?

律法師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問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耶穌就講了一 個故事(路10:25)。祭司、利未人都看見了那被打得半死的人,他們是敬畏神的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行嗎?不!他們很清楚,但是他們有很多理由,他們覺得當下就是不能幫那可憐人:也許那人正受神的管教才會遇到強盜,應當讓他好好思考;也許他們有更重要的事等著辦,不能耽擱;更也許是這好像不是一下子可解決的事,後續動作還很麻煩。

那好撒瑪利亞人,什麼都沒想,只看到對方的需要,於是幫他包裹傷口、扶他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又拿出銀子請店主照應,交代不夠的費用,回來必再還。真是好人做到底!我自嘆弗如!

為什麼撒瑪利亞人在該想時,不想那麼多,原來他顧念的是別人,不是自己,而我們常常顧念的是自己。救助的事到底當如何行?就看你看見的是什麼?是他們呢或是我們自己,那憐憫他的就是他的鄰舍。祭司、利未人又與他何益? 願我成為別人的好鄰舍,而不是祭司與利未人。


弟一心掛意著老爸,我又掛意了誰呢?

3 則留言:

Angus 提到...

我也有此經驗
被提醒的是 神若使我留意到的經節
我就要實行出來 因為那是祂讀給我的話
越簡單相信越好

匿名 提到...

相信祭司、利未人也是有動過慈心的。
但是,也許嫌麻煩、也許認為他罪有應得,

於是都是看了一下,就離開了。
“到底要不要幫”與 “我怎麼幫”

是有很大差異的。

leo

purenard777 提到...

是 的 凱歌 謝謝你了
越簡單相信越好 我會謹記在心 purenard